内卷森林法则

基本公理:

1、获得高绩点是当代大学生的第一需要。
2、当代大学生对高绩点的需求不断增长和扩张,但高绩点人数总量基本不变。

两大重要概念

1.卷疑链

卷疑链:双方无法判断对方是否正在内卷。

安全声明:挂一科就好了

首先定义当代大学生间的善意和恶意。善和恶这类字眼放到内卷过程中是不严谨的,所以需要对它们的含义加以限制:善意就是指不主动内卷和卷灭其他大学生,恶意则相反。这是最低的善意了吧。

一个大学生不能判断另一个大学生是善还是恶。

一个大学生不能判断另一个大学生认为本大学生是善还是恶。

一个大学生不能判断另一个大学生是否会对本大学生发起内卷。

一个大学生无法判断另一个大学生对自己是善意或恶意的。

一个大学生无法判断另一个大学生认为自己是善意或恶意的。

一个大学生无法判断另一个大学生判断自己对他是善意或恶意的。

……

2. 绩点爆炸

绩点爆炸:不同大学生绩点进步的速度和加速度是不一致的,弱小的大学生很可能在短时间内超越强大的大学生。可能由内因或者外因(例如内卷的交流,内卷的程度突然加深)引发,继而弱小的大学生能够对强大的大学生构成内卷优势乃至内卷威胁。

补充的假设

1.高校里的大学生之间可能根本不存在善意。

2.交流一定会暴露大学生是否在卷。

3.大学生之间的竞争是零和的,竞争的态势是时刻变化的,不存在某种静态的共存状态。

4.具有不同思想能力的大学生间难以沟通。

推导过程

不妨假设A先发现B在卷。

由于公理1,两方为了保证自己能继续卷下去,必须先判断对方善意恶意,”善意的大学生并不能预先把别的大学生也想成善意的”。

(1) 若A选择与B交流,则由于上述的相互判断,猜疑链形成,同时A暴露自己在卷。若AB内卷程度相当,则形成猜疑链后B对A构成实际内卷威胁;若B落后于A,则绩点爆炸(可能由A的交流引发)可能使B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对A形成内卷优势,继而对A构成内卷威胁。

(2) 若A选择隐蔽,则B绩点发展后仍会发现A,猜疑链发生,A的内卷需求暴露,转化为第一种情况。

由公理1和猜疑链性质,得出结论:若大学生A发现大学生B,则A必定收到B的内卷威胁,故A只能对B施以内卷打击。

总结起来,一、让你知道我在卷;二、让你卷下下去,对我来说都是危险的,都违反第一条公理。

概率卷论

简述

  概率卷论的核心命题是:高校中有很多大学生,总会有大学生对被广播内卷行为的大学生进行被声讨内卷打击。

  内卷森林打击:若一个大学生通过某种方式得知另一大学生正在卷的可能性,则有一定概率发动不加侦查的随意内卷打击。由于具有内卷打击能力的大学生数量极多,因此一个坐标暴露后,无论该大学生是否真的在卷,必然受到随意性质的内卷打击。

推导过程

  一个卷王……突然看到……所有卷手都能认出字,标示出的一个大学生……假设林中有一百万个卷手(在全国数千高校中存在的大学生数量可能千百倍于此),可能有九十万个对这个标示不予理会;在剩下的十万个卷手中,可能有九万个对那个大学生进行探测,证实其没有卷后也不予理会;那么在最后剩下的一万个卷手中,肯定有人会做出这样的选择:向那个大学生内卷一下试试,因为对绩点发展到某种程度的大学生来说,内卷攻击可能比探测省力,也比探测安全,如果那个大学生真的什么都没有卷,自己也没什么损失。

内卷战争理论

简述

  该理论的核心是:主流卷术决定内卷战争形态

  简单来说:因为深夜的校园是黑的,所以大家可以藏起来卷且不被发现,也因此大家都要藏起来避免被人发现,导致被内卷;同时为避免防止被人发现而被广播坐标,所有藏起来的人都要对疑似目标内卷来尽可能消灭潜在的卷王,于是人人都隐藏,人人都卷,人人都内卷暴露的他人,于是卷森格局成立。

高校内卷森林化过程

  事实上,只要有任何一个大学生在内卷森林中卷起了第一个科目,整个高校就将快速卷王森林化。

具体过程:

“元卷手”在内卷森林中卷了第一个科目

→“元被卷大学生”产生

→“元被卷大学生”中的一部分为对抗“元卷手”而成为“二代卷手”

→“二代卷手”难以识别元卷手

→“二代卷手”选择内卷所有可能在卷的目标

→“二代被卷大学生”产生

→……

  通过该过程,卷手的数量将以指数上升。最终演变为“只要暴露,就会遭到内卷”的内卷森林格局。


内卷森林法则
http://example.com/2021/03/10/neijuanfaze/
Author
Jeffrey
Posted on
March 10, 2021
Licensed under